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

國立教育電台導覽錄音體驗

位在台北植物園旁邊的教育廣播電台,也有參觀導覽!而且在參訪過程還可以真的當個廣播員,讓小朋友們體驗一下對著麥克風講話的感覺,其實我很早就知道,但是之前覺得Brendan可能會怯場拒絕對著麥克風廣播,所以一直遲遲沒有跟團參觀,一直到上個月,有天看書的時候看到收音機的原理,他才開口問我到底是誰在收音機裡面講話?就決定馬上帶他去實地勘查一下。

通常他們是開放給團體,但是我打電話去問的時候,他們負責導覽的吳先生也很好,說散客可以幫我們併團,就排了一個時間,讓我們跟一個沒有很多人的團體一起。也因為我想Dillon太小,所以就把他放在阿嬤家睡午覺~~我跟哥哥兩人去參觀而已

導覽是從介紹廣播的原理,道具,調頻,調幅,電台...等等,從比較古早的器具跟現在現代的配備都有~~有些的內容比較深,我想Brendan應該是有聽沒有懂,也有介紹教育電臺的節目,他們還有說故事的節目喔!

古早的卡帶編輯器,我們家其實還有很多我小時候聽的故事英文卡帶,所以也有一個古早的卡帶錄音機,Brendan他們也會自己放卡帶來聽,所以對卡帶不算太陌生。

現在都是電腦化,用些軟體就可以隨意編輯加音效特效,以前就沒那麼容易了,不但要有大量的卡帶存擋,編輯也是要花一番工夫!我還是這次參觀才知道以前的錄音室怎麼剪輯的?是直接用剪刀剪掉,然後再用隱形膠帶黏起來,這樣就可以把不要的部分cut掉~~然後卡帶是可以消磁的,所以如果裡頭的磁帶不小心碰到磁鐵,就全部會洗光光聽不到東西啦。

古早錄音室的麥克風

這個是很古早的衛星連線中央標準時間時鐘,聯播時需要把所有的時間都調成一樣的時候,就需要用到這種衛星連線對時的時鐘,就算是停電,他也可以在復電之後自動跟衛星校對時間,維持最正確的時間。

Brendan對於這個時鐘超有興趣的,因為導覽的叔叔把電源拔掉之後再插上,大概10秒以後時鐘就開始自動轉很快,然後回歸到中央標準時間。而且後來Brendan還發現,這個時鐘的指針(包含秒針)完全跟媽媽的iphone手機的時鐘走得一模一樣,我也是Brendan提了才發現,原來iphone的時鐘app裡面的秒針也是一直不斷在走有跟衛星連線對時的耶!

準備要開始體驗錄音!當天我們跟的團體完全是有備而來,他們都各自準備了講稿,所以就對著稿子唸,我們根本沒有準備,所以Brendan說要先看看別人講些什麼,所以我們就是最後一個。

當天意外的收穫就是:因為Brendan看著大哥哥姊姊們每個人都振筆疾書寫下要講的東西,就有感而發地告訴我"媽咪,會寫字會認字好像很好耶,這樣就可以想講的東西寫下來,就不會忘記,就不會像我一樣不知道要說什麼?那你以後要教我寫字!"真是不錯,也是一個讓他想要學習的動機耶。

還有到真正的廣播室裡面!裡面有好多間類似的廣播室,也有看到很多廣播人員在裡面準備或是訪問錄音做事後的剪接工作~~

教育廣播電台的大門!話說我們要來的時候還在植物園裡面迷路,因為我一直以為教育廣播電台是在植物園內荷花池旁,沒想到植物園繞了一圈,發現根本就沒辦法繞到隔了一個圍牆外的教育廣播電台,其實他們雖然在隔壁但是沒有相通,入口是在植物園的圍牆外,但是也不錯啦,我們還順便看到了盛開的荷花池~~

Brendan很喜歡吃蓮藕跟蓮子,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盛開的蓮花池,也看到了很多蓮蓬,還恍然大悟地告訴我"原來,家裡的蓮蓬頭就是長得跟蓮蓬一樣,所以都叫一樣的名字啊!" 這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吧。

後來回家的路上,我們繞到了河濱公園,因為這邊有廣播電台的發射器!導覽的叔叔說,這種廣播電台下面都有很多導電的銅線,也需要比較濕的環境,所以很多電台都設在河邊,銅線甚至會延伸到河床下保持潮濕。

河濱公園我們每個禮拜都會去騎腳踏車,所以有天Brendan就畫了一幅畫,是跟著阿公阿嬤一起去騎車,畫中的Dillon還坐在阿嬤腳踏車的前面,Brendan騎最快衝第一,阿公在中間,媽媽在後面休息(哈哈)~~當然還少不了了河濱公園裡廣播電台的電塔呢。

影片的最前面有我們真正錄音的片段!這個錄音片段是放在教育電台的網站,7/22的花絮裡面可以播放來聽,不過他們只會放兩個月,以後就會刪掉~~所以回家上網的時候發現居然網頁還有Brendan的照片在上面,我把他剪輯下來一起放在影片裡面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